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拼多多推广 >

【拼多多怎么运营才做的起来】拼多多最全运营推广手册

发布时间:2023-03-07 13:47:20所属栏目:拼多多推广 已帮助编辑作者:拼多多运营网

服那些卖课的,总能把一些很基础的东西讲得天花乱坠,然后把一些其实就是基本推广方法的东西包装成根本没那么回事的爆款攻略。

拼多多最全运营推广手册

不提产品,不提市场,不提点击转化,只讲流量,让你认为,就算再烂的货通过他的付费帮助下,都能卖得动,拿着淘系那套理论去拼多多讲,拜托哥哥你真的在拼多多开过店吗?给点实操再来忽悠人好么?

一波接一波的割韭菜,有点良知好吗?这种钱你挣的安心么?

一个好的运营从来不怕公开自己的推广思路和玩法,因为运营水平的高低,是从产品端到CRM端好几个维度的综合体,懂得随机应变,懂得顺应市场和理解平台方向,这才是合格的运营。

我的做法一般是先定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售价,这个价格卖得动,而且还要有利润空间,我把这个价格定位(9折价),大部分活动9折基本都给上了的。然后反向推一个日常价,就是你9折价的原价,接着在原价的基础上,算出一个8折价(秒杀价)。。。这些价格你一定要算好,要去小数点(19元和18.99元,第一眼看上去,肯定会选19,这是认知问题。),如果你多SKU,你还要算好每个价格段的比差,比如你日常价每个SKU递增是10元,那么9折价格最好也做到这个区间,降一点也行,但是一定要同步。

另外,3.8.9这3个数字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尾数,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

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市场调查,做出适应的卖法。

当大脸妹马上要点开我桌面那个“超级干货收集”文件夹的时候,我迅速的抢过挨派,接上一句:

“测款有分两种情况,如果你有做细致的市场调查的时候,有时候是不需要测试直接可以干的,类似大热的标品,但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个水平,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去测款的”

我珍藏多年12个G的东西,差点就被曝光了

“那说说怎么测款嘛,话说,那个超级干货收集文件夹,能不能发我一份啊?我好想看”

“小孩子看不懂那个东西的,我直接给你说吧”

1,常规手法。 就是开搜索车,然后加20-30个词,均匀消耗,一般这个周期是5-7天左右,所以测款最好是批量测,一次性拿上三五七个看好的款一起测。

这里有个词可能看不太懂,什么是均匀消耗, 先创建好计划,创意图4张,选好20个词,全部出价0.3毛,然后根据曝光慢慢往上加(有曝光就先停一下,没曝光就继续加钱。记得加钱也是要全部一起加,否则会导致部分词高曝光,部分词没曝光。)

曝光价设置好之后,先去喝杯茶撩下客服妹子,1小时候回来看消耗比(记住这个阶段不要去调整分时出价),打个比方,你测款预算一天是200块,辣么你一小时就是8.333元的消耗,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夜间时段也要考虑进去的,为后续爆款之路做好铺垫。

2,变态手法。 这个手法我经常用,上来4个创意图,关键词只选类目大词,N个二级词(看类目大小选择一般是3-5个),然后直接卡价11-15位,闭上眼冲钱就是了不管了。场景也开,全部2毛,溢价最低,优选资源位那个定向可以设50%。

常规手法5天,变态手法3天,收集数据,对比类目。这里有个G点,就是类目,如何查看一个品是否值得推,什么数据算合格,什么数据是爆款,什么数据可以直接放弃。如果你常年做一个类目,那心中是有数的,如果你刚开始做,我建议你参考淘系那边的爆款数值,和他们一样的点击转化,那就是超级爆款,有他们的三分之二,这个款就值得推,三分之一也行,优化优化还是可以的。低于三分之一就真的不要浪费时间金钱去弄了,这个品不行的。

“推品无非就是引流,首先我们要明白现阶段拼多多的流量构成。”

流量无非是两种,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

自然流量分为一下五种:

1,搜索流量,就是我们的关键词排名流量。

2,类目流量,就是我们产品在类目里的排名,一级类目前15位是保量位,是有保底流量的,二级三级现在都凉了没了,排名越高,你的流量越爆炸。

3,个性化流量,就是一些场景里面的个性化展示,打比方我经常看某样产品,我在玩拼多多APP一些小游戏的时候,也会展示出来,这部分有分付费和免费,当然付费占比比较高,俗称是场景免费流量。

4,资源位流量,就是平台的资源位。

5,私域流量,就是链接本身的老访客,收藏等买家流量。

付费流量其实就两种,搜索车和场景车,当然还有CPT和明星店铺还有多多进宝,后面三样我不太推荐去做,当然你有条件也可以去尝试,我主要给你讲的还是搜索车和场景车。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流量分成构成我已经明白了,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去获取这些流量呢?”

“自然流量是不可控的,如果单纯的说,你这个品的点击转化足够优秀,系统就会给你自然流量,这样太简单了些,自然流量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说实话我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摸透自然流量进来的方法,目前可控的无非是优化点击率和转化率,增加付费推广把链接的GMV怼起来,这样自然流量就会进来了。”

那就先说搜索车吧,我们在测款阶段,基本上有了一定的关键词数据了,往这方面看就对了。

删掉没曝光成交的词(那种三级词就不要用了真的没用的,拼多多的搜索流量还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服饰鞋包等一些超大类目可能会有流量,但是一般来说真的不多,我们没必要花时间心思在上面),然后提高出价,慢慢爬坡。

养车子是一个细致活,你想少花钱就要每天甚至是2个小时观察一次调整出价,(传闻经常调价会降权重我这里辟谣下),具体操作思路如下:

ROI(投入产出比),是我们开车最重要的指标,没有之一。开车的时候,我们围绕ROI来操作就行,简单易懂好上手,首选你把自己车子的持平ROI算出来(这个太基础的东西我就不再讲了,不懂百度。)然后以这个持平ROI为主要节点,慢慢爬坡。

1,刚开始推的时候,由于车子权重低,出价较高,这时候ROI会相较来说非常辣眼睛(0.1-0.9??),你的品在测过确实没有问题的前提下,不要慌,都是这样过来的,先以较低的出价养一段时间(根据你自己的投入预算来设置日限额,但是记得一定要均匀消耗,车子开开停停,最忌讳了。)

2,你车子有了一定的权重,各个质量分都是8-9-10左右,这时候就可以加大出价,然后每天根据持平ROI来调整,反正我搜索车子不求挣钱,我就要把权重做上去,只要高过持平ROI,我就无脑加价,低于持平ROI,我就不动看看先。

3,当你自然排序已经非常靠前了,这时候你甚至出价1毛钱都可以有大量曝光,恭喜你,搜索车子基本给你开到秋名山之巅了,在这巅峰上,一起把酒言欢赏祖国大好河山。

这里插播一下关于搜索车的内容吧。

词的相关性问题,由于现阶段拼多多的智能推广模式,词之间会相互影响,就是我们在调整搜索车的时候会发现,哪个词出价高,曝光会呈现一面倒的趋势,所以在测词阶段,我们出价必须要统一,这样才能看出哪些词是优劣的,其实到最后我们会发现。

其实每一个类目,关键词就那么几个能用的,我把它称为关键词大佬(大词)。

每一个大佬后面跟着一堆小弟(二级词长尾词等) 每一个类目会因为大小的关系,有几个大佬,但是绝大部分小众类目,只有一个大佬,就比如手表。。

所有流量,最终都会汇集到大佬这里。。

无论你从哪个小弟入手,最终都是到大佬手上,你就看你那个品有几个大佬,然后一个个大佬登门拜访,看哪一个大佬表现比较好,你就拜他门下就行了,其它大佬如果表现也行,那就一起拜,不行就删掉.

展示位置是1.7.13等位置,套公式是:6N-5(0N51)

因为每个关键词只有50个展示规则,有些朋友说词没有曝光,那应该是在50以后了,还有就是择优展现的原因。

扣费公式:下位出价*下一位质量分/自身质量分+0.01元。

也就是说,扣多少钱是由下一名出价和质量分决定,并不是你开99元就真的一个点击99元。

都是CPC推广,一样是以ROI为主要衡量手段。搜索车能开到盈利的凤毛麟角,更多是测款测图和GMV补充,哦这里还有一个就是关于搜索权重,点击量和点击率这两个东西占大头,其它能都是占比较小。

(PS:我不是刻意用一些字母简称来衬托我多牛逼多专业,是因为日常交流已经习惯了这种描述方法,ROI三个字母就可以解释投入产出比五个字,多方便?看不懂英文简称的可以自行百度下。)

自从推广工具搜索词分析出来之后,什么下拉词淘系词第三方软件全部黯然失色,这工具真是好用。

经常诊断发现有朋友选上三五十个词,也不是说你这个方法是错的,像服饰鞋包类目等大类目,本身关键词就比较多的,可以这样用,像一些本身就比较冷的,一堆根本没人搜或者人为造出来的关键词也拉上去开,我就表示不理解了。

非标选词:注意搜索热度/点击率/转化率/市场平均出价

标品选词:注意搜搜热度/市场平均出价

前面13位的词完全足够用了,老手甚至只开前面3个,然后剔除掉一些人造热词(看点击转化就知道这些是刷出来的数据,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如果我是卖男表的,我会上:手表,手表男,男士手表。(4个足够了)

如果我是卖女表的,我会上:手表,手表女,手表女学生韩版简约,情侣手表。

根据相关性去选择就OK了,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不选特别长的那些精准词.

首先这些三级词本身流量就少得可怜,再加上下面要讲的广泛匹配原理,真的没必要选了。

出价方面,一般都是0.5均价开始,根据曝光需求开始1毛1毛往上加,一些大热标品1块2块都没曝光也是正常的,市场环境导致,无解。这里有个知识点就是为什么要统一出价,由于广泛匹配的原因,我们会发现搜索车的曝光会集中到出价最高的那个词上面,难以判断词的准确性。所以测词阶段都是都是统一出价较好。

广泛匹配:期初平台做这个的目的是为了流量分配,后面估计做爽了也不去改了,已经多少商家吐槽这个东西,还不整改下?

原理是这样的:打比方你开的手表这个词,但是你去搜手表男这个词的时候,会发现也在车位上,虽然你开的只是手表这个词,但是因为这个机制会尝试在手表男上也去展现,如果点击率达到要求,甚至会在手表男学生这个词再去曝光。 开一个词结果三个词都在车位上,这种酸爽,谁开谁知道。

实操证明:大词会匹配到小词,反过来不成立。(曾经去尝试过二级词拉一级词的做法,你们不信也可以去试试看,开个二级词然后搜一级词,看在不在车位上。)

可能吧,这方面无需太深入研究,因为这个机制,导致搜索车根本没有什么精准不精准的说法,无脑烧钱就是了。哦对了如果类目大词偏多的话,又是另外一码事了,服饰鞋包的大佬们看到这里一笑而过吧,如果你已经会做关键词矩阵布局,那你也没必要来看这个文章了。

接着是人群定向:

流量精细化的产物吧,这个定向以前只有两个,现在已经好多了,这是个趋势。

原理是通过溢价来调节,你圈定的人群,在关键词的排名顺序。

举个圆圆吧:

手表这个词我出价1元,一个符合高品质商品偏好人群的买家在车位13上能看到我的商品。

我把手表这个词改成出价5毛,然后把高品质商品偏好人群溢价100%。那他同样可以在车位13上看到这个商品。

通过调整定向出价来达到精准投放的目的,用以优化ROI。

定向页一般做法是前期全部都开起来,10%溢价根据曝光需求加,跑一段时间观察数据然后进行删减,留上几个好的就行,没必要全部都开的。这个定向是搜索车的精髓,大家多去实践下。

这一节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你要我扯一堆有的没的出来,我也能凑个两三千字,但是实操证明了,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1,删掉没曝光或者低ROI的词。

2,找到更好的点击率更高的创意图。

3,放大数据查看各定向表现进行删减。

其实我们搜索车开着开着会发现,能出单的也就那么一两个词的。

至于怎么找这一两个词,需要时间积累,根据数据调整即可。

搜索消耗量比较大的商家可以考虑这个方法,每个关键词代表的是一个人群,对应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时段都不同,这已经是做的很细致的了,小商家不建议用,因为积累数据对于小商家来说,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

分时模版:

80%的商家都在用行业,系统根据大数据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跟风然后小调节就行了。

通过即时调整出价达到获取大量点击的玩法,也就是大词无脑卡第一或者第七位,一般是第一吧。和入池的思路差不多,因为搜索车要压PPC,需要足够的点击量和点击率,点击率会随着你搜索排名的提高而提高(标品这方面感受更大),一般来说三到五天可以完成这个做法,具体点击量的阀值无从得知,厨房类目我自己测的是8K个,欢迎其它类目商家给数据。

关于拉坑产(刷单)

这个东西我不知道能不能写出来,但是前面看了一个热帖有专门写刷单的,那应该是可以说的了吧。

通过算高位排名商品的坑产,然后采取每日递增的手法拉排名,实操告诉我确实有用,至于怎么刷这里就不细说了,仁者见仁。

打比方手表这

     以上就是拼多多运营网为您提供【拼多多怎么运营才做的起来】拼多多最全运营推广手册的解读,本文章链接: http://www.brearly.cn/pddtg/17719.html 欢迎分享转载,更多相关资讯请前往拼多多推广

站长名片

姓名:曾工

职业:IT运维

现居:深圳罗湖宝能大厦

电话:15768114603

扫码关注

  • 专注IT行业,10年IT行业经验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