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拼多多资讯 >

【拼出来的真相】拼多多崛起的真相

发布时间:2023-03-23 14:49:15所属栏目:拼多多资讯 已帮助编辑作者:拼多多运营网


近几天,拼多多申请赴美上市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电商,仅仅用了三年便到达了其他许多竞争对手都不曾到达的一步。
究其原因,除了巧妙借助微信的巨大流量与社交红利,以及主打“团购+低价”的竞争策略之外,还有更为深层次的社会现实原因,而这需要从我国当前如火如荼的消费升级说起。
01不是所有人都在消费升级
不可否认,我们国家的消费升级正在真真切切地发生着:
一来,从消费总量上看,居民消费支出占国民经济比重有了明显提高;
二来,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居民衣食类消费比重持续减少,服务类消费比重在不断提升;

三来,高铁爆满、五星级酒店客房入住率上升、境外人均购物消费额领先全球等剧情,不断在我们身边上演。

129731294_15095883662791n.jpg

然而,看似风光的消费升级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消费升级的前提是收入攀升。虽然我国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一直稳步增长着,但是对于不同收入群体来说,其收入的提升幅度与速度却有明显差异,而“贫者更贫,富者更富”这一规律也如同自然法则一般客观存在着。
这一点,从我国历年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变化中可以窥见一斑。Wind数据显示,自2003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始终不曾低于0.46,且一直高于国际上公认的贫富差距警戒线0.4。最近三年,基尼系数更是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参见图1),这表明我国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正逐渐变大。

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依据收入水平的不同,将全国居民人数进行五等份分组来加以考察。从下图2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收入水平最高的前20%数量的居民,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259.5元,遥遥领先其他80%的人群;即便是位于第二梯队的中等偏上收入群体,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31990.4元,刚刚超过高收入群体的一半;而收入最低的20%人群,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仅为5528.7元,不到高收入人群的1/10。
收入差距的日渐悬殊,造就了人们截然不同的购买力水平与消费意愿。而真正意义上的消费升级,恐怕只会发生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前20%人群身上——要知道,全国总人口的20%意味着这一群体的人口规模可以与美国总人口量级相当,从这个角度看,当我国拥有一个人口堪比美国的强购买力群体时,各种消费升级剧情的上演也就不足为奇了。
02大多数人都在追求高性价比
那么剩下的80%呢?这11亿人可能真的不想要有“品位”的包包、有“档次”的跑车、有“态度”的西装、有“情调”的红酒。在没有达到特别可观的收入水平时,他们的物质财富还不足以支撑太过于“高大上”的消费需求。
说得再细一点,对我国大多数家庭而言,所谓的生活常态应该是:能在家做饭绝不去下馆子,能自己打扫房间绝不花钱请钟点工,能骑自行车尽量不打车,拖鞋不穿坏就不买新的,为了十块二十块优惠券去下载各种App……
相对于前文所说的只属于小部分人的“消费升级”,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大部分人的“消费降级”:此时,价格成了人们最为看重的东西,即便商品再有品质和调性,消费体验再震撼、再新奇,消费者也不想花那么多钱来购买,他们既不会被高昂的价格绑架,也不会为商品多出来的溢价支付额外的“智商税”。一言以蔽之,他们需要的只是高性价比。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绝对低价的商品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需求。根据长尾理论,对于商家来说,最赚钱的并不是服务那些身处头部地位的“高净值”消费者,而是那些占人口总规模比例极大的、相对普通的、收入水平一般的、能够带来巨大流量的人群。
拼多多的迅速崛起,关键正是在于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大部分“长尾用户”的需求。
根据我国目前的基本情况,人们的平均收入水平在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大体上是逐级递减的,而拼多多的主要客户并非那些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升级群体,而是三线以下城市较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刚需。根据易观千帆的监测数据,拼多多近60%的用户均来自三线以下城市,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传统电商平台(参见图3),而这部分人群多为低收入者。
此外,从年龄分布状况来看,拼多多有一半以上的用户都在30岁以下(参见图4),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往往收入水平相对有限,他们更倾向于追求低价实惠的商品,这便进一步成就了拼多多“农村包围城市”的快速发展之路。


拼多多运营网为您奉上

     以上就是拼多多运营网为您提供【拼出来的真相】拼多多崛起的真相的解读,本文章链接: http://www.brearly.cn/pddzx/13263.html 欢迎分享转载,更多相关资讯请前往拼多多资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站长名片

姓名:曾工

职业:IT运维

现居:深圳罗湖宝能大厦

电话:15768114603

扫码关注

  • 专注IT行业,10年IT行业经验
  • 微信